其他
【渡过 · 医生专栏】抑郁症,一场心灵“感冒”?|| 渡过
【编者按】2021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,为了让大家能够以科学、正确的方式应对抑郁症,我们特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精神科专家,开展系列精神健康科普讲座。本次活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,渡过协办,灵北中国特别支持。
本系列讲座一共10期,本文内容整理自是第1期讲座《抑郁,一场心灵的”感冒“?》。未来一段时间,渡过公号将先后刊登本系列讲座的文字精华内容,敬请关注。
其实,抑郁症的症状相当复杂,不仅仅是“心情不好”。
比如确诊抑郁的青少年并没有觉得心情不好,只是记忆力下降、不能集中精神,无法上课了;严重的抑郁症还会伴有一些行为方面的改变,比方说有些抑郁的患者不想出门也不想动,病情严重时不吃不喝,卧床不起,甚至有自伤和自杀行为。
抑郁症的众多症状,大致可以分成可以分为三组:情绪症状、认知症状和躯体症状。
情绪症状主要有:情绪低落、不开心、悲观、闷闷不乐、没有愉悦感;对什么都没有兴趣,精力减退,懒得做任何事情;缺少自信,认为自己没有价值;过度自责,自罪;反复出现自杀念头。
认知症状,主要是:大脑反应迟钝、记忆力变差、思维迟缓,觉得自己的思维受到了抑制,不能集中注意力。
躯体症状,主要有睡眠质量下降:失眠和嗜睡都可能出现;食欲问题:食欲减少或暴饮暴食;躯体不适,比如头痛,身体酸痛等等;还有一些内分泌系统的症状。
上述所有症状,都要考虑持续时长:是不是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这种症状,而不是偶尔有感受到;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是否达到两周甚至更长。
除此之外,医生要排除其他可能造成这些症状的因素:某些药物,比如一些降压药的副作用,也会引起一些抑郁症状。
又例如,不少青少年先出现抑郁,后来也可能出现一些躁狂、轻躁狂的症状,那这就不适单纯的抑郁症,而是双相情感障碍,要和抑郁症要进行区别。
当然,抑郁症的诊断存在主观性,所以最好由专业、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诊断。
不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试错,我们大致知道一些疗法有效的概率,目前来看,抑郁症是可防、可控、可治的。
急性治疗期就是抑郁症发病的时候,一般是六到八周,药物要加量;在这之后的半年内是巩固期,这个阶段要服药巩固治疗。第三个阶段是维持期,患者要继续遵医嘱服药治疗避免复发。
第一次抑郁发作的病例,医生一般建议患者要服药一年以上。如果是复发的病人,第二次复发可能要服药三年到五年。如果患者多次复发,则可能需要长期服药。
除了药物治疗,其他的疗法还有心理治疗、物理治疗(例如电疗)、饮食疗法,运动疗法等。具体到个人,不同的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,采用不同的疗法。
有的患者因为抑郁症的影响,已经是万念俱灰的状态,不愿意治疗。此时家属要帮助病人,鼓励他,甚至要督促他服药,对严重的病人,比如有自伤、自杀倾向,必要时只能住院治疗。
最后,家人也不宜过度地把患者当成一个病人的角色。有不少患者抱怨,每当自己想要做什么事情,或者情绪不好、说话有点冲时,家人就说:“你又发病了”,患者觉得自己被监视了。
诚然,如何把握对患者的适度关注,这并不容易。不过作为家人,我们应该更注重陪伴,让患者感受到安全与尊重。
本文整理自2021世界卫生日绿丝带主题科普第1期:
抑郁症,一场心灵”感冒“?